胃癌手术后如何调理?有哪些方法?胃癌手术后的调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调理措施不仅能促进身体的恢复,还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中医在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以下将从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营养支持、康复运动及心理调适等方面详细介绍胃癌手术后的中医调理方法。
一、饮食调理
胃癌手术后,患者的饮食需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原则。初期应以流食为主,如藕粉、蜂蜜水、小米粥等,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和软食。食物应新鲜,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虾等,制成肉泥食用,以减轻胃部负担。避免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以免损伤胃粘膜。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二、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与脾胃虚弱、气血两虚等因素有关。因此,胃癌手术后,患者可选用具有健脾消积、理气化湿、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党参、白术、茯苓等,能补益中气、运化水湿,辅助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转移。这些中药方剂需根据患者体质特点进行配制,并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中药调理不仅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营养支持
胃癌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此时,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或静脉途径给予高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以满足身体康复期间所需的营养需求。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增强免疫力,对抗可能存在的复发风险。
四、康复运动
胃癌手术后,患者应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频率。从轻度活动开始,如散步、打太极等,逐渐过渡到中等强度运动。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食欲和睡眠质量,有利于术后身体恢复。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五、心理调适
胃癌手术后,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通过心理咨询、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和焦虑感。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对病情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中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节身体内部环境,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同时,中药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这样一来,患者就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胃癌真实案例分享:
何某某,女,胃印戒细胞癌,2016年11月18日初诊,53/2016
2016年10月,患者因胃胀的在县医院检查出胃部异常,后进一步完善检查,2016年11月14日,病理显示:(胃角)印戒细胞癌。确诊以后,女儿带着母亲前往省肿瘤医院、省人民医院、郑大五附院求治,挂了几十个号,可都是让做手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后来还是熟人介绍的五附院主任给她们说:“按照病情可以手术,但做了吧,效果谁也不敢保证,担心还不如现在。”听到主任如此建议,一家人明白病情危重,最终决定寻求保守治疗,在2016年11月18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用药后,何老师症状改善,其女儿代诊诉,“服药后身上有劲儿,打嗝也轻了,以前心慌、站立不安,现在心悸消失,好转很多。”此后坚持用药,2019年12月9日复诊,直言:“现在健康的很。在家里挑水、浇菜,前段时间还去淘沙,挣了万把块钱。”2023年2月28日继续取药巩固,未诉不适,但近来心里压力大,期待后续找袁希福老中医沟通。2024年4月26日参加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龙年中国行开封站活动,分享自身抗癌经验,云淡风轻间表达了对中医的感激之情!
胃癌手术后的中医调理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在饮食、中药、营养、运动和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通过合理的调理措施,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