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复星医药
近日,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李文海教授团队,头戴复拓知达自研的JediVision®肺结节标记物放置定位设备(以下简称“JediVision®”),成功完成1例肺结节AI-AR导航下术中定位手术,实现肺结节毫米级精准定位。
JediVision®创新融合了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两大核心技术,首次实现在普通外科手术室进行AI-AR导航下肺结节定位,这是前沿创新技术在临床应用的重大突破。本次首批上市后临床应用,标志着肺结节进入AI-AR导航下术中定位新时代。
首台肺结节AI-AR导航定位术
如何通过创新诊疗方式,让越来越多的肺部肿瘤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国际一流的诊疗服务,一直是李文海教授关注的问题。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技术、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胸科在执行院长李小飞教授、副院长李文海教授的带领下飞速发展。
李文海教授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今天我们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完成了首例AI-AR导航下肺结节术中穿刺定位。以前肺结节,特别是外周1/3的肺结节手术我们都以局部切除为主,但是这种结节触感定位非常困难,所以通常我们会在手术前打一个定位针。但是这种术前定位从穿刺定位到手术,有时可能要间隔半天,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气胸、血胸、咳血等一些问题,也有一些病人因为穿刺针在体内时间长,出现脱离,造成一些医疗事故。现在我们采用的AI- AR导航定位技术是在手术前通过CT扫描,根据特定的算法虚拟重建出进针点、穿刺路径和穿刺深度,这样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戴上增强现实眼镜就可以实现穿刺定位,然后立即手术。病人几乎没有痛苦,也没有等待。这个方案经过我们今天验证,穿刺定位的准确度没有问题,我们今天的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
该患者术前CT显示,结节位于左肺上叶,距离胸膜11mm,纯磨玻璃结节,最大直径8.74mm。考虑到患者的结节性质及大小,李文海教授决定行平卧位穿刺定位方案。
李文海教授头戴JediVision®
进行肺结节AI-AR导航定位手术操作
手术当日,患者全麻后,李文海教授头戴JediVision®,在3D智能导航下可以清晰“看到”患者肋骨、肺、肺部血管、气管等解剖结构,也能“看到”结节所在位置及穿刺针的位置。沿术前规划的穿刺路径,不到5分钟,伞形标记物精确直达目标点。
束后,经影像验证,结果显示:穿刺深度为69.9mm,穿刺角度为44.7°,进针点距胸膜58.5mm,破肺后进针11.4mm释放伞形定位标记物,标记物紧挨结节上方
JediVision®是复拓知达倡导的3A(AI-AR-AT)手术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之一。3A,即由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及新质器械AT(Advance Tools)组成的技术体系,是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发展理念。JediVision®作为AI-AR导航定位平台,与已获批上市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一次性使用肺结节三维标识定位标记物配合使用。目前,JediVision®已在全国各地开启上市后临床应用。
当前,以AI、AR为代表的数智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加速渗透医疗健康行业,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诊疗方式变革。站在人类健康事业的前沿,复拓知达以创新为引擎,积极构建肿瘤微创数字化手术平台及提供早诊早治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医疗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范式的革新,贡献更多力量。
(转自:复星医药)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