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原计划 9 月访华的行程已不在双方安排中,中方未为其预留相关活动席位。
此前,中方曾通过外交途径向美方发出邀请,希望特朗普能出席中国 9 月 3 日的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活动,特朗普方面也回应称会在近期访华。但从目前情况看,9 月的访华计划已难以实现。外媒消息显示,中美正在协商将特朗普的访华时间推迟到 10 月或 11 月,具体安排围绕韩国庆州的 APEC 峰会展开。
特朗普(资料图)
可能的方案有两种,要么特朗普先访问中国,再前往韩国参加峰会;要么他先出席 APEC 会议,与中方在峰会期间进行简短交流,之后再到北京进行深入磋商。核心目的都是为中美元首创造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就贸易争端、地区安全合作、科技领域竞争等关键议题交换意见。
行程调整背后有多重因素。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是中国重要的纪念活动,旨在缅怀历史、致敬先烈,向世界传递维护和平的决心。这样的场合对出席人员的身份和行程安排有特殊考量,需要双方在细节上完全契合。
美方此前虽有访华意向,但在具体行程对接中,双方在活动参与环节、议题讨论顺序等方面尚未达成完全一致。推迟到 APEC 峰会前后,能让会晤更聚焦于当前中美关系中的现实问题,避免因纪念活动的庄重性给务实磋商带来额外约束。
同一时期,中国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首次会晤,会谈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过程比外界预期的更为顺畅。双方就关税政策、科技产品出口管制等问题交换了看法,还达成了加强外交层面沟通的共识。
这次互动释放出积极信号,说明中美都在努力为高层对话扫清障碍。会谈中,王毅外长明确指出,中美关系的基础是相互尊重,任何试图以施压手段迫使对方让步的做法都不会奏效。鲁比奥则表示,美方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中方展开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期的表态引发了广泛讨论。他提到,如果美国因为自身政策的局限导致被中国超越,那责任不在中国,而在于美国领导人制定了愚蠢的政策。这番话在华盛顿政坛引起不小震动,有人认为这是对特朗普政府施政方向的公开质疑。
特朗普(资料图)
万斯在讲话中还列举了具体领域的例子,比如在新能源产业上,美国过早放弃了对本土制造业的扶持,导致中国在光伏、电动汽车等领域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他强调,美国现在面临的不是中国的 “威胁”,而是自身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
特朗普政府显然感受到了这种压力。7 月 23 日推出的新人工智能发展计划,被视为应对中国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计划中提到,未来五年内将投入 800 亿美元用于 AI 芯片研发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简化环保审批流程,允许数据中心在能源消耗和废弃物处理上突破现有标准。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遭到美国国内环保组织的强烈反对,已有 12 个州的司法部门表示将对该计划提起诉讼。
另外,美国还联合日本、荷兰等国签署了新的技术合作协议,试图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设备。但实际效果可能有限,中国在芯片自主研发上的投入逐年增加,2024 年相关领域的研发费用已突破 5000 亿元人民币,较三年前增长了一倍多。
中方此次没有为特朗普 9 月的阅兵活动预留席位,是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务实调整,并不意味着高层对话渠道的中断。相反,中美都在为可能于 APEC 峰会前后举行的元首会谈做准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始终认为,中美之间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关键是要通过对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的问题是,美方一边喊着要对话,一边又在不断出台损害中国利益的政策,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让对话难以取得进展。
贸易领域的僵局尤为明显。美方目前对价值 3000 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仍未取消,这不仅增加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也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特朗普(资料图)
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3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较 2018 年下降了 12%,但进口成本却上升了 18%,大量中小企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陷入困境。中国商务部此前已明确表示,如果美方不取消不合理的关税,中美贸易磋商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
安全问题上,美方近期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动作频繁。美军第七舰队在南海的活动频次较去年增加了 30%,还联合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举行了多场军事演习。这种强化军事存在的做法,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中国国防部回应称,中国军队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试图在南海制造事端的行为都是徒劳的。
科技竞争中,美方的技术封锁也遭遇了反噬。由于无法获得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2024 年美国本土电动汽车产量较预期下降了 25%,主要原因就是稀土永磁材料供应不足。而中国在稀土深加工领域的技术优势,是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形成的,并非依靠封锁得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