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邻居张叔查出肺癌,全家急得团团转。后续治疗要用进口靶向药,一支就要上万块,而且基础医保完全不报。张叔有职工医保,本以为能报销大部分,结果真正掏钱时才发现:医保能报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事儿让我彻底明白:基础医保是底,但想要更安心,还得搭配商业医保(比如大家常说的“好医保”这类)。
先说报销范围:医保目录里的药品、诊疗项目是有限的。像张叔用的进口靶向药,还有一些最新的抗癌药、罕见病药,基本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得自己全掏。另外,像整形美容、高端体检这些,医保也不管。
再看报销比例:就算是医保内的费用,也不是100%报。比如住院,医保可能报60%-80%,剩下的20%-40%得自己出。要是花了10万,自付部分可能就有两三万,普通家庭也会肉疼。
还有垫付压力:真要住院,押金得先自己交。张叔住院时,医院直接让交5万押金,家里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急得差点去借钱。后续治疗的费用更是像流水一样,现金流压力特别大。
这时候商业医保(比如“好医保”这类百万医疗险)就能发挥作用了:
- 扩大报销范围:医保不报的进口药、靶向药,商业医保能报(只要在条款范围内)。张叔要是提前买了,那十几万的靶向药可能能报一大半。
- 提高报销比例:医保报完后,剩下的部分(包括自付、自费),商业医保能再报,相当于“二次报销”,能把自付比例压得更低。
- 解决垫付难题:很多商业医保支持“住院垫付”,医院要押金、要交钱,保险公司可以先帮你垫付,不用自己到处凑钱,大大减轻临时资金压力。
- 额外福利:像“就医绿通”,能帮你快速挂专家号、安排住院——这在大医院“一床难求”时,特别有用。
朋友小李去年急性胰腺炎住院,总花费8万。其中:
- 医保内费用5万,医保报了60%(也就是报了3万),自己先掏2万;
- 剩下3万是医保外的进口药、特殊检查费,医保一分没报。
但小李买了百万医疗险,这3万医保外的费用,保险公司给报了2.7万(扣除3000免赔额)。最后他自己总共只花了2万+3000=2.3万,比没买商业医保少花了5万多。
基础医保是国家给的福利,必须有,但它更像“基础保障网”——网眼比较大,漏的地方不少。商业医保就是用来把这些“漏洞”补上,让我们生病时少点经济压力。当然,买的时候要仔细看条款,选适合自己的就行,不用盲目追求贵的。
相关标签: